- 中考研究>
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联系电话:0551-62848636 0551-65612196
联系邮箱:wanzhijiaoyu@126.com
联系地址: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路与迎春路交口西南 普天合电B座4楼
中考研究
初中人教版地理复习提纲——八下(2)
作者:皖智研究院 时间:2022/5/6 16:45:51 点击量:542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一、气候湿热的红土地
1.位置与范围:南方地区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临东海和南海。
2.地形:南方地区地形复杂多样,东部与西部的差异明显,西部以高原和盆地为主,东部有交错分布的平原、低山和丘陵。沿江有面积较大的平原和三角洲。(四大地形区的位置)
3.气候:南方地区属于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暖湿润。
4.土壤:红色的土壤,因此南方地区被称为“红土地”。四川盆地有紫色土,被誉为“紫色盆地”。云贵高原被称为“喀斯特高原”。
5.河流:长江水量大、汛期长
二、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1.南方地区气候湿热,发展农业的水热条件优越。
2.南方地区耕地多为水田,是我国重要的水田农业区。
3.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河湖密布,灌溉条件良好,水田集中连片,山区水田零散分布在河谷和缓坡。
4.主要农作物
(1)粮食作物:主要种植水稻,也种植小麦。
(2)经济作物:棉花,油菜,茶,竹,甘蔗,橡胶,以及柑橘,香蕉,菠萝等热带、亚热带水果。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一、江海交汇之地
1.地理位置和范围
(1)位置: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范围: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2.“鱼米之乡”:地形以平原为主,是我国重要的稻米生产区,这里河湖众多,是我国重要的淡水鱼产区。所以被誉为“鱼米之乡”。
3.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P51图7.15)
沿江沿海港口众多。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得天独厚的江海之利,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发展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二、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
1.古都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
(1)古都城市:南京、杭州。
(2)历史文化名城:苏州、扬州等。
2.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的核心城市,是我国最大的城市和最重要的综合型工业城市。该城市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且随着浦东的开放开发,该作用进一步增强。
3.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是世界文化遗产,中国第一水乡-----周庄。
三、读图:
1.位置: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G 黄 海和H 东 海。
2.范围:主要包括 a 江苏 省南部、b 浙江 省北部、c 上海 市。
3.城市:A 南京市 、B 杭州市 、C 上海市 。
4.铁路线:E 京沪 线、F 沪杭 线。
第三节
“东方明珠”——香港和澳门
一、区域全貌
二、港澳与祖国内地的密切联系:
1.经济发展条件:
①不利条件:地狭人稠、自然资源匮乏。
②有利条件:发挥地理位置优势,依托祖国内地强有力的支持。
2.经济特点——经济繁荣,被誉为“东港明珠”
①香港:世界著名自由贸易港、国际金融中心、贸易中心、信息服务中心和航运中心。
②澳门:博彩旅游业是支柱产业。
3.香港与祖国内地的经济合作优势互补、互惠互利。
4.港澳与珠三角合作模式:前店后厂
5.完成以下内容:
(1)图中序号代表的特别行政区是:④ 香港特别行政区 ⑤ 澳门特别行政区 。
(2)香港和澳门地处中国大陆的 东南 端,位于珠江口东侧的是 香港 ,位于珠江口西侧的是 澳门 。
(3)香港与经济特区② 深圳市 相邻,澳门与经济特区③ 珠海市 相邻。
(4)香港由 香港岛 、 九龙 和 新界 三部分及其周围200多个岛屿组成。
(5)澳门由 澳门半岛 、 凼仔岛 和 路环岛 组成。
(6)我国政府制定了“一国两制”政策,祖国内地实行 社会主义 制度,香港和澳门实行 资本主义 制度。
第四节
祖国的神圣领土——台湾省
1.台湾省包括(台湾岛),以及附近的(澎湖列岛、钓鱼岛)等许多小岛,(台湾岛)是我国面积最大的岛屿。
11.外向型经济(1)20世纪50年代,以农业和农产品加工为主,主要出口蔗糖、水果、稻米和樟脑。属于初级产品。(2)20世纪60—90年代,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形成“进口——加工——出口”型的经济。主要出口纺织服饰,玩具和日用电子消费品,属于普通工业制成品。(3)20世纪90年代以来,发展以电子工业为主导的高新技术产业,主要出口软件、晶圆、集成电路板,属于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工业制成品。
(1)台湾岛是我国第 一 大岛,与大陆最近的省是 福建省 。(2)图中数字代表的岛屿是① 钓鱼岛 、② 澎湖列岛 。(3)图中字母代表的海域是:A 东海 、B 太平洋 、C 南海 、D 台湾海峡 。(4)台湾岛西部地形为 平原 ,盛产稻谷和甘蔗,有“ 海上米仓 ”和“ 东方甜岛 ”之称。(5)台湾省 樟 树世界著名, 樟脑 产量居世界第一。(6)图中E为我国十大旅游名胜之一的 日月潭 ,它属 自然风光 旅游资源。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位置:位于我国地势的第 二 级阶梯。
2.范围:A 大兴安 岭以西,长城和D 昆仑 山—E 阿尔金 山以北。
3.地形:以 高原 、 盆地 为主,东部是① 内蒙古 高原。西部自北向南依次是B 阿尔泰 山、② 准葛尔 盆地、C 天 山、③ 塔里木 盆地、D 昆仑 山。
4.气候:
①类型:主要为 温带大陆 气候。
②特点:西北地区最大的自然特征是 干旱 ,是我国 沙漠 面积最广的地区。
③原因是:距海较 远 ,且被 山岭 重重阻隔, 湿润 气流难以到达。
5.河流:多为 内流 河。a 塔里木 河、b 黄 河c 额尔齐斯 河。
6.植被:以 草原 、 荒漠 为主。由于降水自东向西逐渐减少,植被的类型自西向东的分布规律是 荒漠 、荒漠草原、 草原 。
7.牧区和灌溉农业区
(1)贺兰山以东地区降水较多,地表水资源比较丰富,贺兰山以西地区降水稀少,地表多戈壁、沙漠,但山地降水较多,分布有高山草场。
(2)优良畜种有三河牛、三河马和新疆细毛羊等,草原上可移动的房子叫蒙古包。
8.灌溉农业
(1)西北地区天然降水较少,难以满足农作物生长的需要,只有在河水、高山冰雪融水、地下水灌溉的地区,才能发展农业,形成灌溉农业区。
(2)由于夏季气温高,光照强,昼夜温差大,这里的农产品品质优良,尤以瓜果闻名国内外。
(3)夏季气温高,晴天多,日照充足,利于棉花的生长和采摘。新疆的长绒棉享誉全国。
(4)引水工程—坎儿井:利用山麓地带的坡度开发利用地下水的古老的水利工程。它的暗渠是为了减少水分蒸发,以适应当地干旱的环境。
第二节
干旱的宝地——塔里木盆地
1.位置:塔里木盆地位于新疆南部,天山山脉和昆仑山脉之间,是我国面积最大的盆地。
2.气候:我国极端干旱的地区。
3.有我国最大的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
4.在塔里木盆地边缘绿洲,有丰富的山地降水和冰雪融水,人口、城镇和交通线的主要分布地区。
5.塔里木盆地蕴藏着丰富的油气资源,我国实施了西气东输(书上西气东输工程图)
6.读“新疆地形图”和“西气东输路线图”,分析:
新疆地形分布示意图
西气东输路线图
(1)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它位于我国的 西北边疆 。
(2)新疆的地形具有“ 三山夹两盆 ”的特点。
(3)新疆有我国最大的盆地 塔里木盆地 ,盆地中有我国最大的沙漠 塔克拉玛干沙漠 。
(4)新疆的瓜果特别甜的原因是: 夏季光照充足,昼夜温差大 。
(5)新疆成为我国优质棉花生产基地的原因是 夏季炎热干燥的气候和稳定的灌溉水源 。
(6)新疆绿洲地区有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是 坎儿井 ,它主要依靠埋藏于地下的暗渠输送水源,主要原因是 减少蒸发 。
(7)“西气东输”工程,一线西起新疆 塔里木 盆地中的 轮南 ,东到 上海 ,二线是从 新疆 的 霍尔果斯 ,南到 广州 。
(8)“西气东输”工程给西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 带动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
(9)“西气东输”工程给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是: 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短缺,改善了环境 。
第一节
自然特征与农业
1.范围:青藏地区位于我国西南部、横断山脉以西、昆仑山-祁连山以南,南至国界。
2.地形: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有“世界屋脊”之称。“远看是山,近看是川”是青藏高原地形的显著特征。
3.由于海拔高,许多山峰终年积雪,冰川广布,冰雪融水丰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雅鲁藏布江等众多大江大河的发源地。
4.气候:独特的高寒气候,冬寒夏凉、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空气稀薄,日照充足,太阳辐射强(太阳能丰富。日光城:拉萨)。藏族的传统服装藏袍。
5.湖泊:全国最大的咸水湖是青海湖。
6.高原之舟:牦牛。
7.牧区:高寒牧区,生长着能适应高寒、缺氧、低气压等特殊高原环境的牲畜——牦牛、藏绵羊、臧山羊。
8.河谷农业区:发展农业的不利的气候条件是气温较低,有利气候条件是日照充足。主要的农业区有南部的雅鲁藏布江谷地,东部的湟水谷地,这里:气温较温凉,土质较肥沃。适合喜温凉的青稞、小麦生长。
9.生活习惯:日常主食主要是糌粑,爱喝青稞酒。当地人建造房屋时,往往就地取材,主要以石块为原料,房屋墙体平顶碉房。
第二节
高原湿地——三江源地区
1.位置:三江源地区位于青海省南部,是长江源区、黄河源区、澜沧江源区的总称。
2.中华水塔:长江总水量的25%,黄河总水量的49%,澜沧江总水量的15%均来源于三江源地区。
3.江河的水源来源:雪山和冰川融水。
4.河流的天然调蓄器:湖泊和沼泽。
5.三江源地区的保护
(1)生态意义:三江源地区是世界上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原湿地,也是世界上高海拔地区生物多样性最集中的地区,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地。
(2)生态环境问题:
①由于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逐年萎缩,导致湖泊、湿地面积不断缩小甚至干涸。
②由于过度放牧、乱采滥挖等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导致水土流失加剧,草地沙化严重、虫鼠猖獗、野生动物锐减,加速了三江源地区生态环境的恶化。
(3)保护措施:①设立三江源自然保护区 ②采取退耕还草
“干旱”的西北地区和“高寒”的青藏地区
1.1978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设立经济特区。
2.目前,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3.中国在发展中面临的挑战:
(1)与发达国家的差距: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落后;贫困人口和低收入人口多;制造业水平低。
(2)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人地关系不够和谐;区域发展不平衡;海洋权益面临严峻挑战。
4.我国是一个负责任的大国表现在:
(1)我国用占世界不到10%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0%的人口。
(2)我国坚定和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信念,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如积极维护国际秩序、积极维护世界和平。
5.2005年9月,我国政府提出的“和谐世界”理念是植根于“和合”思想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