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邮箱:wanzhijiaoyu@126.com

电话:0551-6284863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高考研究

高考研究

高中新教材《思想政治》必修1重点知识强化记忆(一)

作者:皖智研究院  时间:2022/1/24 9:04:38  点击量:1419

1.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也是最低阶段


2.原始社会生产力水平极低。分为新石器时代和旧石器时代。


3.原始社会的生产关系特点共同劳动共同占有生产资料,在生产中结成平等互助的关系,平均分配劳动产品。


4.按照血缘关系结成的氏族是原始人共同生活的基本单位


5.在氏族制度下,由氏族议事会集体决定氏族事务,氏族长和军事首领由氏族议事会选举产生,没有任何特权


6.原始社会末期,生产工具的改进大大推动了生产力的发展。原来以氏族为单位的共同劳动,被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代替,生产资料相应地由氏族公有转归家庭私有。


7.私有制确立的标志是土地变成私有财产。


8.随着原始社会的解体,出现了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集团,奴隶主阶级处于剥削者的地位,奴隶阶级处于被剥削者的地位。


9.所谓阶级,就是在一定生产关系中处于不同地位的集团。


10.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主占有生产资料并完全占有奴隶;奴隶毫无人身自由,在奴隶主的强制下劳动;奴隶劳动的全部产品都归奴隶主占有和支配,奴隶主只给奴隶最低限度的生活资料。


11.奴隶阶级和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奴隶社会的主要矛盾


12.奴隶主为了维护本阶级的利益,建立了军队、法庭、监狱等暴力机关,人类历史上最早的国家——奴隶制国家产生了。


13.国家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是阶级统治的工具。


14.进步意义: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后,金属工具的广泛使用、城市的出现、文字的发明和应用、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分工等,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使人类摆脱蒙昧野蛮的状态,迈入了文明时代的门槛。


15.封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表现:铁制农具的广泛使用和推广,耕作技术显著进步;水利事业较大发展;手工业进一步发展,冶铁业成为最主要的手工业部门;商业和城市逐渐发展起来。


16.封建制生产关系特点:地主占有绝大部分土地,通过收取地租等方式,占有农民大部分劳动成果。相对于奴隶,农民有一定的人身自由,有自己的劳动工具甚至少量土地,劳动成果除缴纳地租外,还能留下一部分归自己支配。


17.在封建社会,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基础。


18.收取地租是地主阶级剥削农民的主要方式。地租包括劳役地租、实物地租和货币地租。


19.封建国家的显著特征:君主专制、等级森严。


20.地主阶级散布封建迷信、传播封建道德、鼓吹“君权神授”,钳制劳动人民的思想。


21.农民阶级和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是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


22.封建社会后期,随着社会生产力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萌生出来。


23.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特点:资本家占有一切生产资料,失去生产资料的劳动者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受雇于资本家,成为雇佣工人,资本家在生产过程中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4.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是无偿占有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


25.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建立,必须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要有大批失去生产资料、有人身自由、能够自由出卖劳动力的人;

第二,要有开办资本主义企业所必需的大量货币当作资本。

西方资产阶级依靠暴力、通过掠夺促使两个条件形成。


26.资产阶级革命原因:资本主义生产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在经济上显示出很大的优势;但是,封建制度的存在阻碍资本主义发展。


27.新兴资产阶级提出了“自由、平等、博爱”等口号,利用劳动人民的力量,发动了向封建地主阶级夺取政权的革命。


28.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标志着资本主义社会的开始。


29.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工业革命的发生和完成,带来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巨大飞跃,促进了人类思想的解放,使科学、教育、文化的发展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30.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基本特征生产相对过剩,即相对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来说,社会生产的商品显得过剩。


31.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表现:大量商品卖不出去,大量生产资料被闲置,大批生产企业、银行破产,大批工人失业,生产迅速下降,信用关系被破坏,整个社会生活陷入混乱。


32.经济危机爆发的直接原因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以及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33.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生产社会化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34.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生产社会化和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在阶级关系上表现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对立。


35.资本主社会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在资本主义社会的体现,是资本主义社会一切矛盾和冲突的总根源。资本主义基本矛盾的发展,贯穿于资本主义社会的始终,决定着资本主义的命运


36.资本主义终究要被社会主义所取代,虽然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但这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


37.科学社会主义的思想来源空想社会主义。


38.空想社会主义之所以是空想,是因为他们仅从理性正义等原则出发,揭露资本主义的弊端;他们主张阶级调和,反对阶级斗争,看不到广大人民群众特别是无产阶级的力量。所以,他们没有找到进行社会变革的正确途径(阶级斗争)。


39.科学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资本主义的发展和工人运动的兴起。


40.以法国里昂工人起义、英国宪章运动、德意志西里西亚纺织工人起义这三大工人运动的发生为标志,工人阶级开始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


41.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阶级斗争有三种基本形式:经济斗争、政治斗争和思想理论斗争。


42.科学社会主义诞生标志:1848年2月,《共产党宣言》的发表。


43.科学社会主义创立的理论基石:唯物史观和剩余价值学说。

马克思、恩格斯批判地吸收了德国古典哲学的合理成分,彻底摆脱了唯心主义思想的影响,创立了唯物史观;批判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思想成果,创立了剩余价值学说。


44.唯物史观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作用;阶级斗争在阶级社会发展中的巨大作用。


45.剩余价值学说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来源;资本家剥削工人、占有工人剩余劳动的秘密;揭示了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利益的根本对立。


46.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坚定力量是无产阶级


47.剩余价值就是工人创造的、被资本家无偿占有的那部分价值;剩余价值成为资本家各种利润的来源。


48.《共产党宣言》分析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内在矛盾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科学论证了资本主义必然灭亡和社会主义必然胜利的历史必然性;总结了工人运动的经验和教训,第一次系统论述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性质、特点、任务、策略原则,阐明了建立无产阶级政党的必要性;阐述了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理想目标。


49.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性质:无产阶级的先锋队。

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特点:除了代表整个无产阶级的根本利益以外,没有自己的特殊利益。

无产阶级政党(共产党)的任务:推翻资产阶级的统治,建立无产阶级政权。发展社会生产力,使全体社会成员全面发展,从而为建立共产主义新社会创造必要条件。


50.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科学的理论,创造性地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是人民的理论,第一次创立了人民实现自身解放的思想体系;是实践的理论,指引着人民改造世界的行动;是不断发展的开放的理论,始终站在时代前沿。

文章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皖智教研公众号

合作热线:

0551-628486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