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邮箱:wanzhijiaoyu@126.com

电话:0551-62848636

皖智资讯

研题感悟系列报道(一) 在研题中成长

作者:皖智研究院  时间:2019/9/21 16:23:19  点击量:1797

    自从入职皖智教育研究院以来,我一直从事教辅编辑工作。在常年与命审题老师的沟通交流中,我和其他学科编辑一样,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不断提升专业水平,在研发一线的这个“大熔炉”中得到锻炼和成长。在多年的工作中,我深深感受到,要做好一名学科编辑,不仅仅要熟悉本学科课标、教材,把握课程特点、吃透考试大纲,还要掌握各类教辅资料的规格、流程

    在产品的研发流程中,大部分试卷特别是联考试卷在定稿前都有试题研磨的环节,在这个环节中,要求学科编辑全程参与,而这也正是我们学科编辑与一线名师面对面交流、碰撞、学习、快速成长的一个重要过程。作为公司的一名“老编辑”,我曾多次参与初高中各种研题活动,其中甘苦自不必说,但快乐贯穿始终,成长也是显而易见。在刚刚过去的“1号卷•A10联盟2020届高三开学考”化学试题研题中我就提升很多,下面就一些感悟与大家分享。


一、研题前充分准备

    为了保证试卷的科学性、规范性、原创性和新颖性,我们编辑在研题前要进行多方位查重、查陈,反复校对、修改等,直至符合要求。


二、研题中深入交流

    研题老师首先对两份母题进行试做,整体把握,按照考试要求、考查内容的重难点,由易到难重新布排知识点,初步整合成一套优质的试卷,然后对每一题逐字逐句地进行研磨,这也正是我们编辑与研题老师深入交流与学习的最好机会。这里,我以印象最为深刻的最后一题(第19题)为例,与大家分享从胚题到定稿的“过程”:


    其中第(3)小题A选项考查的是达到平衡状态时碳氧三键数目不变,此考查点学生比较陌生,研题老师修改为体系中碳氢单键数目不再改变,虽然考查角度都是一样的,但修改后学生可能更容易判断,同时也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这体现出研题老师高度的责任感,他们不仅仅在学科知识上比较专业,而且对学情也很了解。这一点往往是我们编辑所欠缺的,因此我们更应该努力研究每一个知识点、多与老师沟通交流并主动了解学情。



    第(4)小题的第②小问,研题之前我计算的结果与原稿所给答案不一样。在研题过程中,与研题老师讨论后确认了原答案果然是错误的(详见下图)。所以我们编辑要多研究教材、多做中高考真题,充实自己的专业知识。对于问题,我们要大胆质疑、虚心请教,这样才能在专业上快速成长。


    研题中还发现,原稿第(4)题题干中有两处不太严谨,第1处原题中给的是“甲醇”,研题老师修改为“甲醇气体”;第2处原题中给的是“转化率”,研题老师修改为“平衡转化率”。因为惯性思维的原因,我在校对的过程中却直接默认为“甲醇气体”“平衡转化率”,但与研题老师交流以后,了解到学生如果理解为“甲醇液体”和“转化率”可能对做题就有影响。由此可见,我们研发试卷一定要注重试题的严谨性!同时我也学到了:编辑校对试卷不能仅仅停留在题干、设问或答案表面的对与错,还要更深度去挖掘试题本身,这样你会发现试题中更深层次的问题,发现试题或答案中潜在的可能会引起学生误判的细节,从而会使我们的专业素养得到更大的提升。


三、研题后仔细校对

    由于研题过程中做题讨论次数比较多,试题答案已经熟记于心,可能一时看不出问题了,所以研题后的再次做题校对,就显得比较重要。有时候会突然发现非常简单的问题,而校对时候却没有看到。


        试卷排版后依然会存在很多细节问题,诸如格式、行距、图的标号顺序等等。对于化学学科来说,图形比较多,重新作图,很多图可能不准确,甚至可能出错,所以要求我们编辑要格外的认真和细心。

四、考试后信息反馈


        虽然在研题过程中一直在降低试卷的难度,但是两个网阅平台统计的考试结果还是比我们预期的要难,这一点是比较遗憾的。在产品研发的道路上,虽然我们一直在努力做到精益求精,但是仍然可能存在各种各样意想不到的问题。品质的追求没有止境,相信我们每一次都会比之前做得更好!

    “敏于观察,勤于思考,善于综合,勇于创新。”人生就是在不断学习中升华自己,在一次次细小的积累中凝聚力量。通过此次研题及考后分析,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若要想做好一份试卷,不光要专心、细心、耐心、尽心,还要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思考问题。在今后工作中,我必须要加强学习,不断成长,努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同时要经常反思,完善自我,力争让每一款产品都尽善尽美!



皖智教研公众号

合作热线:

0551-62848636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