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研究>
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联系电话:0551-62848636 0551-65612196
联系邮箱:wanzhijiaoyu@126.com
联系地址:合肥市庐阳区四里河路与迎春路交口西南 普天合电B座4楼
中考研究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上册重点知识清单(2)
作者:皖智研究院 时间:2023/1/12 15:28:38 点击量:578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第一节 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
1.自然资源分为可再生资源和非可再生资源。
2.常见的非可再生资源有:煤炭、石油、天然气、各种矿产资源等。
3.对可再生资源,如果利用合理,并且注意保护和培育,便能够实现可持续利用;对于非可再生资源,我们更应当珍惜和节约使用。
4.我国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5.我国土地资源特点:总量丰富,人均不足。
第二节 土地资源
1.土地利用类型分类:
2.土地类型构成特点:类型齐全,耕地比重小。
3.地区分布不均
4.我国土地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乱占耕地、草场退化、水土流失、土地污染。
5.我国把“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第三节 水资源
1.我国主要的淡水资源是河流水和淡水湖泊水。
2.我国水资源空间分布特点:南丰北缺。缺水最严重的地区是华北、西北地区。
3.我国水资源时间分配特点:夏秋多,冬春少;年际变化大。
4.解决水资源时间分布不均的措施是兴建水库。
5.解决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的措施是跨流域调水。我国最大的跨流域调水工程是南水北调。
6.南水北调分东线工程、中线工程、西线方案三条调水线路,把长江流域丰富的水资源调到华北和西北地区。
(1)东线工程:从长江下游扬州江都抽引长江水,主要利用京杭运河输送,北达山东与天津。(2)中线工程:目前从丹江口水库引水,沿线开挖渠道,自流北上,北达北京。
(3)西线方案:把长江上游的水引入黄河,补充西北地区的水资源。
7.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是解决我国缺水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从某种意义上讲,节水比调水更重要。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第一节 交通运输
1.交通运输方式的对比
2.我国铁路网络:东密西疏。东部铁路建设比较(早),发展(快),分布(密集);西部铁路建设比较晚,发展慢,铁路网稀疏。
3.我国铁路干线的分布
五纵:①京沪线、②京九线、③京哈-京广线、④太焦-焦柳线、⑤宝成-成昆线
三横:①京包-包兰线、②陇海-兰新线、③沪杭-浙赣-湘黔-贵昆线
4.重要的铁路枢纽城市:北京、上海、郑州、徐州、兰州、株洲。
第二节 农业
1.农业及其重要性
(1)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2)分类: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渔业等部门。
2.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
(1)特点:主要表现为东西差异和南北差异
3.发展农业的影响因素:
(1)自然条件:光照、热量、水分、地形和土壤等
(2)社会经济条件:市场需求量、农业技术装备、国家政策、交通运输条件
4.农业发展方向:依靠科技的优势,大力发展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
第三节 工业
1.工业及其重要性:
(1)含义:工业生产包括开采自然资源,以及对原材料进行加工和在加工。
(2)地位:工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和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3)现状:我国是世界最大的货物出口国。
2.我国工业的分布:
(1)四大工业基地
(2)基本格局:东部沿海地区工业中心密集,中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多;西部地区工业中心较少。
3.蓬勃发展的高新技术产业
(1)主要包括:电子信息、生物工程、新能源和新材料等。
(2)分布特点: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多依附于大中城市。
东部地区发展速度远高于中、西部地区,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成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的地区。
(3)我国首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中关村,被称为中国硅谷。
(4)湖北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被称为“中国光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