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考研究>
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联系电话:0551-62848636
联系邮箱:wanzhijiaoyu@126.com
联系地址:合肥市庐阳区秋葵街与望春路交口东南 普天合电B座4F
中考研究
初中语文知识竞赛(储备)三
作者:皖智研究院 时间:2023/1/3 13:58:44 点击量:1088
1.放浪形骸
【注音】fàng làng xíng hái
【释义】放浪:放荡;形骸:人的形体。指行动不受世俗礼节的束缚。
【出处】晋·王羲之《兰亭集序》:“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例句】画家往往在生活中放浪形骸,不修边幅。
2.钟鸣鼎食
【注音】zhōng míng dǐng shí
【释义】钟:古代乐器;鼎:古代炊器。击钟列鼎而食。形容贵族的豪华排场。
【出处】《史记·货殖列传》:“洒削,薄技也,而郅氏鼎食。马医浅方,张里击钟。”唐·王勃《滕王阁序》:“闾阎扑地,钟鸣鼎食之家。”
【例句】谁知这样的钟鸣鼎食人家儿,如今养的子孙竟一代不如一代了。(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二回)
3.罄竹难书
【注音】qìng zhú nán shū
【释义】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出处】《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例句】沦陷区的同胞在抗战中所表现的奇迹,真是所谓罄竹难书。(邹韬奋《抗战以来》)
4.日薄西山
【注音】 rì bó xī shān
【释义】薄:迫近。太阳快落山了。比喻人已经衰老或事物衰败腐朽,临近死亡。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人命危浅,朝不虑夕。”
【例句】君须听取:怕日薄西山,易生愁阻。(明·瞿佑《剪灯新话·爱卿传》)
5.结草衔环
【注音】jié cǎo xián huán
【释义】结草:把草结成绳子,搭救恩人;衔环:嘴里衔着玉环。旧时比喻感恩报德,至死不忘。
【出处】《左传·宣公十五年》:“及辅氏之役,颗见老人结草以亢杜回,杜回踬而颠,故获之。”唐·白居易《赎鸡》诗:“莫学衔环雀,崎岖谩报恩。”
【例句】俺田家祖上一百世的祖宗,做鬼都感激二位爷的恩典,~,一定会报答你二位的。(清·刘鹗《老残游记》第十四回)
6.负荆请罪
【注音】fù jīng qǐng zuì
【释义】负:背着;荆:荆条。背着荆条向对方请罪。表示向人认错赔罪。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闻之,肉袒负荆,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例句】我今特来寻贤弟,负荆请罪。(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四十六回)
7.完璧归赵
【注音】wán bì guī zhào
【释义】本指蔺相如将和氏璧完好地自秦送回赵国。后比喻把原物完好地归还本人。
【出处】《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城入赵而璧留秦;城不入,臣请完璧归赵。”
【例句】请放心,不要多久,这两件东西定会完璧归赵。此事放在弟身上好啦。(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十六章)
8.曲水流觞
【注音】qū shuǐ liú shāng
【释义】是中国古代流传的一种游戏。夏历的三月人们举行祓禊仪式之后,大家坐在河渠两旁,在上流放置酒杯,酒杯顺流而下,停在谁的面前,谁就取杯饮酒。
【出处】永和九年(353年)三月初三上巳日,晋代贵族、会稽内史王羲之偕亲朋谢安、孙绰等42人,在兰亭修禊后,举行饮酒赋诗的“曲水流觞”活动,引为千古佳话。这一儒风雅俗,一直留传至今。
【例句】曲水流觞的习俗现在难以见到了。
9.人为刀俎,我为鱼肉
【注音】rén wéi dāo zǔ,wǒ wéi yú ròu
【释义】刀俎:剁肉的刀和砧板。比喻生杀大权掌握在别人手里,自己处在被宰割的地位。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
【例句】还不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寄人篱下的日子究竟到了什么时候为止?(朱道南《在大革命的洪流中》)
10.锱铢必较
【注音】zī zhū bì jiào
【释义】锱、铢:都是古代很小的重量单位。形容非常小气,很少的钱也一定要计较。也比喻气量狭小,很小的事也要计较。
【出处】《荀子·富国》:“割国之锱铢以赂之,则割定而欲无厌。”
【例句】就是族中亲派,不论亲疏,但与他财利交往,锱铢必较,一些情面也没有的。
11.茕茕孑立
【注音】qióng qióng jié lì
【释义】孤身一人。形容一个人无依无靠,孤苦伶仃。
【出处】晋·李密《陈情表》:“外无期功强近之亲,内无应门五尺之童。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例句】我凑着茕茕孑立的小油灯,尽情享受秋灯夜读的乐趣。(何为《小灯》)
12.义愤填膺
【注音】yì fèn tián yīng
【释义】义愤:对违反正义的事情所产生的愤怒;膺:胸。发于正义的愤懑充满胸中。
【出处】清·曾朴《孽海花》第二十五回:“珏斋不禁义愤填膺,自己办了个长电奏,力请宣战。”
【例句】畿辅士民,屡遭虏骑蹂躏,莫不义愤填膺,恨之切骨。(姚雪垠《李自成》第一卷第二章)
13.方兴未艾
【注音】fāng xīng wèi ài
【释义】方,正在;兴,兴起;艾,停止。事物正在发展,没有停止。多形容形势或事物正在蓬勃发展。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事物刚刚兴起远未形成气候。
【出处】宋·陈亮《戊申再上孝宗皇帝书》:“天下非有豪猾不可制之奸,虏人非有方兴未艾之势,而何必用此哉!”
【例句】正当辽沈战役方兴未艾之时,毛泽东同志在华东人民解放军取得了济南战役胜利以后,又组织了淮海战役。
14.鬼斧神工
【注音】guǐ fǔ shén gōng
【释义】形容建筑、雕塑等技艺精巧、技巧高超,如同鬼神制作出来的,不是人力所能达到的。常被误用来形容壮观的自然景物。
【出处】清·屈大均《端州访研歌和诸公》:“年来岩底采无余,鬼斧神工多得髓。”
【例句】今年我去鸟巢参观,远远望去,极像鸟巢,真是鬼斧神工啊。
15.始作俑者
【注音】shǐ zuò yǒng zhě
【释义】比喻第一个做某项坏事的人或某种恶劣风气的创始人。现在常被误用为第一个做某一件事或某一项任务的人。
【出处】《孟子·梁惠王上》: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
【例句】在教室随地扔垃圾,张勇同学是始作俑者,应该提出批评。
16.一言九鼎
【注音】yī yán jiǔ dǐng
【释义】九鼎:古代国家的宝器,相传为夏禹所铸。一句话抵得上九鼎重。比喻说话有份量,能起很大作用。经常被误用来表示守信用。
【出处】司马迁《史记·平原君列传》:“毛先生一至楚,而使赵重于九鼎大吕。”
【例句】班长不仅学习优秀,而且为人大气,做事周全,在班级里可谓一言九鼎,连班主任都不及啊。
17.石破天惊
【注音】shí pò tiān jīng
【释义】比喻文章议论新奇惊人。现在常被误用来形容各种惊人消息。
【出处】唐李贺诗《李凭箜篌引》:“女娲炼石补天处,石破天惊逗秋雨。”
【例句】王艳同学总想写出石破天惊的好文章,但总是不如意,老师指出其读书不多是其中的原因之一。
18.目无全牛
【注音】mù wú quán niú
【释义】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极度纯熟的境地。易误作缺乏整体观念。
【出处】先秦·庄周《庄子·养生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例句】王艳同学善于总结学习规律,尤其在物理方面,已经目无全牛,深得学科规律的精髓。
19.首鼠两端
【注音】shǒu shǔ liǎng duān
【释义】意思是迟疑不决,拿不定主意。经常被误用来形容一个人言行前后不一致。
【出处】西汉·司马迁《史记·魏其武安侯列传》:武安已罢朝,出止车门,召韩御史大夫载,怒曰:“与长儒共一老秃翁,何为首鼠两端。”
【例句】那种犹疑彷徨,首鼠两端者,亦必惕于威势,翻然相从,则革命自有成功的可能。
20.空穴来风
【注音】kōng xué lái fēng
【释义】空穴是来风的条件,既能来风,必有空穴,指传闻有一定根据。
【出处】战国·楚·宋玉《风赋》:臣闻于师:“枳句来巢,空穴来风。”
【例句】歼15成功在辽宁号航母上着航起飞,这个消息确实是空穴来风,用不着猜疑。
21.万人空巷
【注音】wàn rén kōng xiàng
【释义】并不是指街上空无一人,而是说人们都从巷子里出来来到大街上,街上人山人海,多形容欢迎、庆祝等盛况。现在常被误用来表示街上空无一人。
【出处】宋·苏轼《八月十七复登望海楼》诗:“赖有明朝看潮在,万人空巷斗新妆。”
【例句】申奥成功的喜讯传来,首都北京万人空巷,人们兴高采烈地走在街上,载歌载舞,通宵庆祝。
22.差强人意
【注音】chā qiáng rén yì
【释义】意思是大体上使人满意。经常被误用为不能使人满意。
【出处】《后汉书·吴汉传》:帝时遣人观大司马何为,还言方修战攻之具,乃叹曰:“吴公差强人意,隐若一敌国矣。”
【例句】这次比赛,我班的篮球队努力拼搏,虽未取得冠军,但总体成绩还是差强人意的。
23.首当其冲
【注音】shǒu dāng qí chōng
【释义】比喻最先受到攻击或遭遇灾害。经常被误用为冲锋在前。
【出处】《汉书·五行志下》:“郑当其冲,不能修德。”
【例句】金融危机一来,很多行业都陷入了困境,银行、借贷、证券行业首当其冲。
24.望其项背
【注音】wàng qí xiàng bèi
【释义】能够望见别人的颈项和背脊,表示赶得上或比得上(多用于否定式:如难以望其项背、不能望其项背等)。现在不少人用“只能望其项背”表示“赶不上”,这是错误的。
【出处】清·汪琬《与周处士书》:“言论之超卓雄伟,真有与诗书六艺相表里者,非后世能文章家所得望其肩项也。”
【例句】鲁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的成就让后人难以望其项背。
25.瓮牖绳枢
【注音】wèng yǒu shéng shū
【释义】以破瓮做窗,以草绳系户枢作门轴。比喻住房简陋,家境贫寒。
【出处】汉·贾谊《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徒之徒也。”
【例句】不管是瓮牖绳枢之子或者引车卖浆之流,只要发了家广东人都有好善乐施的传统。
26.猗顿之富
【注音】yī dùn zhī fù
【释义】猗顿:春秋时鲁国人,家境富裕。像猗顿那样富有。泛指拥有巨额财产。
【出处】《韩非子·解老》:“虽上有天子诸侯之势尊,而下有猗顿、陶朱、卜祝之富,犹失其民人而亡其财资也。”
【例句】材能不及中庸,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汉·贾谊《过秦论》)
27.泾渭分明
【注音】 jīng wèi fēn míng
【释义】比喻界限清楚或是非分明。
【出处】《诗经·邶风·谷风》:“泾以渭浊,湜湜其沚。”
【例句】科学领域的专业人员和业余爱好者之间划不出泾渭分明的界线:因为任何规则都有例外。
28.扪参历井
【注音】mén shēn lì jǐng
【释义】形容山势高峻,道路险阻。亦形容世路艰难。
【出处】唐李白《蜀道难》诗:“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例句】宋·王铚《王公四六话》:“邓温伯知成都谢上表云:‘扪参历井,敢辞蜀道之难;就日望云,愈觉长安之远。’自后凡官两川者,谢表相承用此一联。”
29.东施效颦
【注音】dōng shī xiào pín
【释义】比喻模仿别人,不但模仿不好,反而出丑。有时也作自谦之词,表示自己根底差,学别人的长处没有学到家。
【出处】《庄子·天运》:“故西施病心而矉其里,其里之丑人见而美之,归亦捧心而矉其里。其里之富人见之,坚闭门而不出;贫人见之,絜妻子而去之走。”
【例句】在学习西方文化的时候, 必须要懂得如何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如果盲目地学习就容易犯“东施效颦”一样的错。
30.氓隶之人
【注音】méng lì zhi rén
【释义】牖:窗子;枢:门的转轴。以破瓮做窗,以草绳系户枢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旧时对劳动人民的贬称。
【出处】出自汉代贾谊《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后作成语“瓮牖绳枢”。
【例句】很多起义者都是氓隶之人,他们实在是迫于生计才造的反。
31.人烟阜盛
【注音】rén yān fù shèng
【释义】阜:大,盛。指某地方人口很多。
【例句】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三回:“自上了轿,进入城中从纱窗向外瞧了一瞧,其街市之繁华,人烟之阜盛,自与别处不同。”
32.魑魅魍魉
【注音】chī mèi wǎng liǎng
【释义】原为古代传说中的鬼怪。指各种各样的坏人。
【出处】《左传·宣公三年》:“魑魅魍魉,莫能逢之。”
【例句】如今把事实指出,愈使魑魅魍魉无所遁形于光天化日之下了!(邹韬奋《患难余生记·进步文化的遭难》)
33.作壁上观
【注音】zuò bì shàng guān
【释义】壁:壁垒。原指双方交战,自己站在壁垒上旁观。后多比喻站在一旁看着,不动手帮助。
【出处】《史记·项羽本纪》:“及楚击秦,诸将皆从壁上观。”
【例句】我以为对于校长主张去留的人,俱不免各有其复杂的背景,所以我是袖手作壁上观的。(鲁迅《两地书·七》)
34.投鼠忌器
【注音】tóu shǔ jì qì
【释义】投:用东西去掷;忌:怕,有所顾虑。想用东西打老鼠,又怕打坏了近旁的器物。比喻做事有顾忌,不敢放手干。
【出处】《汉书·贾谊传》:“里谚曰:‘欲投鼠而忌器’,此善谕也。”
【例句】投鼠忌器宝玉瞒赃,判冤决狱平儿行权。(清·曹雪芹《红楼梦》第六十一回)
35.否极泰来
【注音】pǐ jí tài lái
【释义】逆境达到极点,就会向顺境转化。指坏运到了头好运就来了。
【出处】《易·否》:“否之匪人,不利君子贞,大往小来。”《易·泰》:“泰,小往大来,吉亨。”
【例句】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物极必反,否极泰来。
36.哀哀父母
【注音】āi āi fù mǔ
【释义】可哀呀可哀,我的父母啊!原指古时在暴政下人民终年在外服劳役,对父母病痛、老死不能照料而悲哀。
【出处】《诗经·小雅·蓼莪》:“蓼蓼者莪,匪莪伊蒿,哀哀父母,生我劬劳。”
【例句】咱人有子方知不孝娘,岂不问哀哀父母情肠!(元·无名氏《小张屠》第一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