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 合肥皖智教育研究院!

邮箱:wanzhijiaoyu@126.com

电话:0551-62848636

当前位置:网站首页-  中考研究

中考研究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复习2

作者:皖智研究院  时间:2022/12/24 19:22:16  点击量:1057

第二单元 遵守社会规则

 第三课 社会生活离不开规则 

1.社会秩序的含义。社会秩序是社会生活的一种有序化状态。

2.社会秩序的内容。社会秩序包括社会管理秩序、生产秩序、交通秩序和公共场所秩序等。

3.社会秩序的重要性。(为什么需要社会秩序?)①社会正常运行需要秩序。只有大家有序地占据一定的社会资源和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才能避免混乱,减少障碍,化解矛盾,从而提高社会运行效率,降低管理成本。②社会秩序是人民安居乐业的保障。社会秩序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在有序、整洁、安全的社会环境中,我们享有人身自由和财产安全,享有公平的发展机遇。从而能够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对生活的热情。

4.社会规则的含义。社会规则是人们为了维护有秩序的社会环境,在逐渐达成默契与共识的基础上形成的。

5.社会规则的种类。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道德、纪律、法律等。

6.社会规则如何维护秩序?①社会规则明确社会秩序的内容,规则使大家各司其职,各安其位,各尽其责,各得其所。②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秩序的实现。明确了当有人破坏秩序时该如何处罚,从而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

7.自由与规则的关系。①社会规则划定了自由的边界。自由不是随心所欲的,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社会规则是人们享有自由的保障。人们建立规则的目的不是限制自由,而是保证每个人不越过自由的边界,促进社会有序进行。

8.如何自觉遵守规则?①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严于律己,不断自我反省,克服已经发现的不良行为,做到自觉遵守规则。②遵守社会规则,需要我们发自内心的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9.如何维护与改进规则?①维护规则一方面从自身做起,自觉维护规则;另一方面在保护自身安全的情况下,提醒监督,帮助他人遵守规则。②我们要积极参与规则的改进和完善,善于与他人沟通交流、寻求共识,积极为新规则的形成建言献策,使之更加符合人民的利益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第四课 社会生活讲道德 

1.尊重他人的含义。尊重,即尊敬,重视。尊重他人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外在表现。

2.尊重他人的基本表现。社会生活中,我们应该尊重他人的人格、权利等。

3.尊重他人的意义。①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重。受到他人尊重能够增强自尊、自信,产生良好的心理体验。②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相互的,尊重能够减少摩擦,消除隔阂,增进信任,形成互敬互爱的融洽关系,从而促进社会进步,提高社会文明程度。

4.如何尊重他人?①积极关注、重视他人。需要我们考虑他人的感受,对他人的疑惑给予细致耐心的解答,对他人的请求给予热情的帮助。②平等对待他人。我们每个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平等待人要求我们发自内心地尊重他人人格,对所有的人一视同仁。③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体会他人,理解他人,包容他人。④学会欣赏他人。善于发现他人的潜质和特长,真诚地欣赏和赞美他人的优点和闪光点,给予他人积极的评价。

5.礼的含义。礼体现一个人的尊重、谦让、与人为善等良好品质。

6.礼的表现。社会生活中,礼主要表现在语言文明、仪表端庄、举止文明等方面。

7.文明有礼的意义。(文明有礼的重要性)①文明有礼是人立身处世的前提。文明有礼会使人变得优雅可亲,更容易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认可。②文明有礼促进社会和谐。诚恳、谦逊、平等、友善、倾听的态度,能够给对方亲切感、受尊重感,有助于人们友好交往,增进人们的团结友爱,有利于形成安定有序、文明祥和的社会。③文明有礼体现国家形象。在与外国人交往的过程中,我们的一言一行都体现了中国形象。我们举行的各种仪式,体现了民族的尊严和国家的形象。

8.如何做文明有礼的人?①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②做文明有礼的人,要仪表整洁、举止端庄。③做文明有礼的人,需要在社会生活中不断学习、观察、思考和践行。④我们要从小事做起,从细节做起,努力做一个懂礼、明礼、守礼的人。同时,我们要影响和带动身边的人,共同创建文明有礼的社会风尚。

9.诚信的含义。诚信就是诚实、守信用。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一项民法原则。

10.诚信的重要性。(为什么要讲诚信?)①诚信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公民个人层面的一个价值准则,是一种道德规范和品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诚信也是一项民法原则。②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一个人真诚老实、笃守诺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信任。③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本。④诚信促进社会文明、国家兴旺。

11.诚信对企业的影响。诚信是企业的无形资产。一个企业只有坚持诚信经营、诚信办事,才能塑造良好的形象和信誉,赢得客户;才能带来持久的效益、长盛不衰。

12.如何践行诚信?(如何做诚信的人?)①树立诚信意识。我们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做老实人。②运用诚信智慧。但尊重他人隐私与对人诚实发生冲突时,我们应遵循伦理原则和法律要求,权衡利弊,做到既恪守诚实的要求 ,又尊重他人隐私。③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我们要大力弘扬诚信文化,共同营造“以诚实守信为荣、以见利忘义为耻”的良好社会风尚,提高全社会信用水平,营造社会诚信环境,努力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

 第五课 做守法的公民 

1.法律的规范作用。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各种规则。法律为人民的行为提供一个模式、标准或方向,它是评价人们的行为是否合法有效的准绳。

2.底线:法律是最刚性的社会规则,不违法是人们行为的底线。

3.什么是违法行为?违法行为是指出于过错违反法律、法规的规定,危害社会的行为。

4.违法行为的类别。①根据违反法律的类别,违法行为分为民事违法行为、行政违法行为和刑事违法行为。②民事违法行为是指违反民事法律规范,应当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③行政违法行为是指违反行政法律规范,应当受到行政处分或行政处罚的行为。④刑事违法行为就是指违反刑事法律规范,应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5.一般违法与犯罪的区别。①民事违法行为和行政违法行为对社会的危害相对轻微,称为一般违法行为。②刑事违法行为是违法行为中最严重的一种,就是我们常说的犯罪。③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6.什么是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侵犯他人民事权利或者没有依法履行合同义务,都是较为典型的民事违法行为。

7.如何遵章守法,警惕身边的违法行为?①遵章守法是社会和谐的保证。我们要认识一般违法行为的危害,自觉依法规范自己的行为。②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分清是非,增强守法观念,严格遵守治安管理的法律规定。③在社会交往中,我们要依法从事民事活动,积极防范民事侵权行为和合同违法行为,既要维护自己的权益,又要尊重他人的权益,促进社会健康和谐发展。

8.刑法的含义。刑法是规定什么行为是犯罪,以及对犯罪应当判处什么样的刑罚的法律。

9.刑法的作用。刑法是惩治犯罪、保护国家和人民的有力武器。

10.犯罪的含义。犯罪是具有严重社会危害性、触犯刑法、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

11.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严重社会危害性(犯罪的最本质特征)、刑事违法性(犯罪的法律标志)、应受刑罚处罚性(犯罪的必然后果)是犯罪的三个基本特征。

12.刑罚的含义。犯罪的法律后果是刑罚。又称刑事处罚、刑事处分,是指审判机关依法对犯罪分子适用的最严厉的强制性法律制裁方法,以限制或剥夺犯罪人权益为主要内容。

13.刑罚的种类:主刑和附加刑。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附加刑: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驱逐出境。

14.如何加强自我防范,远离违法犯罪?①犯罪是我们成长道路上最凶险的陷阱。我们作为社会成员,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远离犯罪。②预防犯罪,需要我们杜绝不良行为。③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我们要从小事做起,避免沾染不良习气,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15.如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①在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②我们可以通过法律服务机构来维护合法权益。③受到非法侵害,可以寻求国家的法律救济。④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16.什么是诉讼?①诉讼是人民法院在诉讼当事人参与下,依照法定程序解决纠纷和冲突的活动。②诉讼是处理纠纷、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类型:包括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和刑事诉讼。

17.未成年人容易受侵害的原因。体力不具优势,心智尚未成熟,如果鲁莽行事,自己极易受到伤害,也不利于制止违法犯罪。

18.如何有勇有谋,应对违法犯罪?①同违法犯罪作斗争,是包括我们青少年在内的全体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②当国家利益、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敢于并善于依法维护正当权益。③在面对违法犯罪时,我们要善于斗争,在保全自己、减少伤害的前提下,巧妙地借助他人或社会的力量,采取机智灵活的方式,同违法犯罪作斗争。④我们要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观念,做到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努力成为一名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和坚定捍卫者。

皖智教研公众号

合作热线:

0551-62848636

关闭×